mlunwen@163.com
18516839603
教育部在京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暨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在5月26日至6月1日就业促进周期间,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政策宣传、系列招聘、供需对接活动。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要着力促进政策落地。精准有效宣传系列就业政策,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着力拓展...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校2023年的高招政策与自身亮点,为即将到来的招生季预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放眼全国,多所高校在近一段时间公布高招政策,并举办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前来咨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新”依旧是今年高招的关键词。为迎合新的国家发展趋势,多所高校纷纷出台切合自身情...
2021年12月下旬的一天,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未成年人办案专区,一把长椅上,17岁的小袁(化名)失魂落魄。 当天中午,民警在朝阳区望京华彩商业中心某家理发店内抓获一批使用伪造健康证的违法人员,其中就有小袁。他找工作时办了假的健康证,却没意识到这是违法的。 被抓获时,他看起来“蔫蔫的,话都不敢说”。办案民警拍了拍他说:“你这辈子还长着呐!以后要好好学习法律知识!” 如今,记者面...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要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共享,深化区域内高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 新建优质校、进行师生互访、开展科研交流、一对一“结对”帮扶……民生之基,教育为本。教育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一环。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多措并举,多渠道助力京津冀教育发展,如今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局面蔚然成形。 雄安居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找到了新路径,被视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开辟“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栏,围绕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话题,全年开展系列报道。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之路该如何走”是系列报道之一,...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亟待引起重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各级各类学校...
书院制实际上是一种跟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素质教育引发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之一。 “辅导员入住宿舍后,我们联系起来更加便捷,日常交流更密切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里,可以互相交流、拓宽视野。”在海南大学今朝书院学生刘艳琴看来,书院制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组织和社交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对高等...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睡眠、锻炼习惯怎么样?存在哪些损害健康的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基于13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与《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两本研究报告,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 “报告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研究模型,结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健康现状展开相关问卷调查研究...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最近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必修课”,学生们开始学习识别和管理情绪,从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中学习人际关系处理,了解遇到问题时如何求助和倾诉,在课程中得到心灵疗愈和滋养。 体验、分享、感悟带...
乳业科学与技术
安徽科技
宁波经济
中国种业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上海包装